浅谈全媒体时代的专业新闻报道 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发布时间:2025-05-10 15:06:3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什么是新闻?陆定一于1943年对新闻下过这样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新闻的解释是: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报道的消息;泛指社会上最近 。

什么是浅谈全媒新闻?陆定一于1943年对新闻下过这样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后,专业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闻《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新闻的解释是:报社、通讯社、报道广播电台、浅谈全媒电视台等报道的专业消息;泛指社会上最近发生的新事情。

但互联网尤其是新闻移动互联网,正加速重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报道在“人人拥有‘舆论工具’,浅谈全媒人人都是专业记者,人人都是新闻评论员”的时代,大量信息和观点会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报道在这样的浅谈全媒语境下,“新闻”的专业概念可能需要重新定义。有专家认为,新闻新闻是正在发生、新近发现、搜索、推送与议论中产生的事实和观点的传播,或许还包括对新闻事实的分析和预测。

不同媒体对新闻的关注点各不相同。对于《中国医药报》来说,做什么样的新闻、什么样的人来做这些新闻,至关重要。

做深度的专业新闻

所谓专业新闻,又称专业报道,是以遵循新闻采访报道的一般规律为前提,针对具体行业、专门领域的特殊情况、特殊现象、特殊要求,进行专业化采访报道的新闻传播活动。

药品安全事关民生,加上“两品一械”行业受政策影响大,其监管政策的发布和施行往往备受关注。《中国医药报》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机关报,这一定位就决定了其所做的新闻是专业新闻,从药监、医药领域关注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内容。具体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药监局及其直属技术支撑单位发布(含由国家药监部门参与起草、由更高级别机构发布)的政策文件及技术指导原则。如“两法两条例”、《药品上市后变更管理办法(试行)》等,这些政策文件不仅是国家药监部门中心工作的体现,还直接影响“两品一械”行业发展、公众安全用药用械用妆的获得感。

二是与“两品一械”相关的热点事件或者话题。如中成药、生物制品被纳入国家集采范围,公众对药品安全的期盼等。这些事件或者话题直接关系民生,不仅社会关注度高,有的还直接推动相关监管举措出台。

当然,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的普及,新闻信息资源正逐步转换成为真正的公共资源,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都是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无法比拟的。但共享时代的到来,也给新闻资源有意无意“乱采乱开”提供了可能。

《中国医药报》或许可以凭借其先天优势,在部分政策信息发布的时候跑赢其他媒体,但任何一家媒体仅靠信息的快速分发,很难占据传播优势。对专业媒体来说,速度和深度缺一不可,即在与其他媒体平台在政策信息发布“拼手速”的同时,还要深度挖掘、研究、整合信息背后的内容,用专业知识和专业精神,做好政策解读和事件分析。

这也就对《中国医药报》的记者团队提出较高要求,在业务能力上要做到“上接天下接地”:一是提前介入,密切跟踪相关政策的出台,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意义,确保在第一时间对政策进行精准解读;二是了解监管实际以及“两品一械”产业发展现状,深刻理解政策出台对于产业的影响,以及热点舆情事件产生的原因、对相关问题的思考等。

锻造“四力”专业团队

业内人士认为,传播力是媒体硬实力的象征。提升传播力的关键在于,打造“高品质内容生产-精准分发与广泛覆盖-形成积极有效影响”的传播闭环。

不难看出,高品质内容生产是分发、传播的前提和基础。专业的采编团队是新闻产品的发现者、生产者。没有强有力的采编,很难生产出有深度、有内涵、有可读性的新闻产品。要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新闻宣传工作队伍”,就需要努力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这“四力”。

没有脚力,接不到地气,发现不了独家新闻线索;没有眼力,看不到新闻背后的故事;没有脑力,挖掘不到新闻的价值和意义;没有笔力,无法讲好中国药监以及中国医药故事。脚力是根本,眼力是关键,脑力是重点,笔力是基础,“四力”相互支撑、融为一体。

对《中国医药报》采编团队来说,只有深入基层、深入行业,才能了解公众、企业、行业之所盼,从民生角度,真正领悟、把握相关政策出台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让自己沉下去,让新闻立起来。与此同时,只有在了解基层、了解行业、了解政策的基础上,才可能对政策、对热点事件有想法、有评论,充分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要有新作为。这对媒体践行“四力”提出更高要求。《中国医药报》将坚持走基层的优良传统,在及时跟进政策法规颁布的同时,让采编团队去监管一线、去生产车间、去边远药店,捕捉、发现、挖掘鲜活的新闻线索,药品监管延伸到哪里,我们就走到哪里,争取创作出更多“粘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新闻作品,通过添生气、聚人气,进一步提升专业新闻的传播力。同时,《中国医药报》也将持续扩大专家团队,使政策解读、热点事件报道更为全面、权威。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来源《中国医药报》2021年3月,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药品生物基础

  • Tag:

相关文章

  • 春节假期我市消费市场平稳运行

    今年春节假期,全市商贸领域抢抓春节消费节点,扩大节日市场有效供给,节日商品供应充足,市场价格平稳、秩序良好,消费活力集中释放。根据商务部重点商贸企业黄金周市场监测系统显示,春节期间,12家样本企业实现
    2025-05-10
  • 浙江杭州查处一起“绍兴黄酒”商标侵权案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称,杭州一食品商行在抖音平台开设网店销售黄酒,部分黄酒销售页面以及销售给消费者的产品外包装纸箱有“绍兴黄酒”字样介绍,而实际销售
    2025-05-10
  • 响应面优化缅甸刺梧桐胶多糖制备工艺(一)

    刺梧桐胶Karayagum,Sterculiagum)是来源于梧桐科Sterculiaceae)、苹婆属Sterculia)高大的刺苹婆树以及其他苹婆属树种的树干分泌物,同时在胭脂树科bixacene
    2025-05-10
  • 广西南宁:加强景区食品安全监管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市场监管局青秀山风景区分局加强景区食品安全监管,督促旅游景区履行食品安全责任,防控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游客“舌尖上的安全”。图为该工作人员对青秀山风景区员工食堂抽检的食材进行快
    2025-05-10
  • 创造与魔法魔物寻踪:奇幻世界的秘境探险与神秘生物发现之旅

    在数字技术重构人类认知疆域的今天,奇幻世界的构建早已突破传统叙事框架的束缚。创造与魔法魔物寻踪:奇幻世界的秘境探险与神秘生物发现之旅作为跨媒介叙事的创新典范,其价值不仅在于构建了一个充满奇异生物的幻想
    2025-05-10
  • 浙江杭州查处一起“绍兴黄酒”商标侵权案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近日,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市场监管局接到举报称,杭州一食品商行在抖音平台开设网店销售黄酒,部分黄酒销售页面以及销售给消费者的产品外包装纸箱有“绍兴黄酒”字样介绍,而实际销售
    2025-05-10

最新评论